近年来,海洋综合利用已被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目前,广东、广西、江苏等地海洋经济“十四五”规划出炉。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原则同意《“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未来五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路线进一步明确。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批复要求,规划实施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着力提升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协调推进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维护和拓展国家海洋权益,畅通陆海连接,增强海上实力,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海洋强国。
国家发展改革委此前表示,将加强海域行政区域界限管理,健全陆海一体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构建陆域、流域、海域相统筹的海洋空间治理体系,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同时,围绕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完善海洋综合管理体制机制等重点任务,健全特色海洋产业链,提高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服务海洋强国建设。
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据了解,自然资源部将全国海洋经济的区分划分为三个圈:北部海洋经济圈,主要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和山东;东部海洋经济圈,主要包括江苏、上海和浙江;南部海洋经济圈,主要包括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
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20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生产总值23386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9.2%;东部海洋经济圈海洋生产总值25698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1%;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生产总值30925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7%。从海洋经济总产值来说,广东、山东、福建三省的海洋生产总值目前已超万亿元,浙江也逼近万亿元。
各地发展目标明确
实际上,一些海洋经济大省的“十四五”规划已经落地。
《广西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力争到2025年,广西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左右,海洋经济对全区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1%左右,全区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明显提升,海洋经济总量规模稳步增长,海洋经济在全区经济中的比重显著提高;海洋空间布局更加科学合理,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海洋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完善,海洋科技能力进一步提升;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良好,自然保护地面积不少于460平方公里,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减少。海洋公共服务体系和海洋综合管理体制更加完善,初步建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海洋经济强区。
《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广东将构筑陆海一体的“一核、两极、三带、四区”海洋经济空间布局,并力争实现五个海洋经济发展新目标。其中,“一核”是指着力提升珠三角核心区发展能级;“两极”是指以汕头、湛江为极点加快发展东西两翼海洋经济;“三带”是指统筹开发海岸带、近海海域、深远海海域三条海洋保护开发带;“四区”是指聚力建设海洋高端产业集聚、海洋科技创新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合作、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四类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五个海洋经济发展新目标包括海洋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海洋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达到新高度、海洋开放合作迈向新台阶、海洋治理效能获得新提升。
《江苏省“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1.1万亿元左右,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8%。同时,发挥江苏制造业发达的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先进制造业基地;发挥江苏科教优势,打造全国领先的海洋产业创新高地。
此外,我国不少沿海城市基本具备建设海洋特色现代化城市的基础条件,深圳、上海、青岛、宁波、天津、大连、厦门等已将建设现代海洋城市作为“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
海洋经济稳中向好
2021年以来,我国海洋经济总体呈现稳中向好态势。自然资源部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6.2万亿元,同比增长9.5%,两年平均增长2.1%。
其中,海洋新兴产业持续快速恢复。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业生产经营持续向好,超过八成的重点联系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420万千瓦,同比增长166%;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效益增势良好,有超过七成的重点联系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且有接近两成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在30%以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企稳回暖,有超过七成的重点联系企业营业收入、利润实现同比增长。
海洋传统产业稳中向好。海洋油气生产稳步增长,全国海洋原油、海洋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7.6%、6.3%,两年平均分别增长6.6%、11.2%;海洋船舶工业稳步复苏,国际航运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全国新承接海船订单量同比增长257.2%,创10年来同期最高水平,占全球份额超50%;海船完工量同比增长12.4%,两年平均增长0.7%,重点监测的船舶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2%;海洋交通运输业持续增长,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75亿吨、1.9亿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6.3%、8.9%,两年平均分别增长4.4%、3.8%;海洋货运量、客运量分别为30亿吨、6074万人,同比分别增长6.8%、29.8%,两年平均分别增长0.6%、下降17.8%。
此外,海洋对外贸易稳中有升。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3.2%,其中出口额同比增长22.9%,进口额同比增长23.6%;主要涉海产品出口额不同程度上涨,船舶、水产品、风电机组及零件进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27.7%、1.3%、49.2%,其中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8.8%、6.0%、50.8%。
专家表示,未来,海洋的产业发展仍然潜力巨大,竞争新优势明显,市场需求广阔。在重视海洋资源开发基础上要进一步优化海洋产业布局,不断壮大海洋新兴产业。
(陈辰)
关键词:
多地明确
发展目标
海洋经济
建设提速
(责任编辑:l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