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开市脚步渐进。近日,北交所正式发布《北京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试行)》《北京证券交易所会员管理规则(试行)》两件基本业务规则及31件细则指引指南,自今年11月15日起施行。至此,北交所七件基本业务规则已全部发布。业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北交所或将于11月15日开市,届时新三板市场精选层超过69家公司将全部平移进入北交所。

据悉,目前,多只精选层新股正在排队“候场”,北交所“后备军”也在持续扩容,超200家挂牌企业处于精选层辅导中。专家表示,近期,北交所已成为业内关注的热门话题。随着市场关注度的不断提高,精选层及未来北交所市场将形成良性循环。
跑步前进制度先行
北交所设立是我国资本市场建设又一重大举措。2019年以来,新三板引入连续竞价机制、转板机制,借鉴纳斯达克市场层级和差异化定位,构建精选层、创新层、基础层分层挂牌制度。北交所将总体平移精选层挂牌企业,新增上市公司主要由创新层公司产生,维持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与北交所层层递进结构,同步试点证券发行注册制。北交所将突出市场特色,处理好与沪深交易所错位发展和互联互通的关系。
北交所从设立起便跑步前进。9月3日,证监会就北交所有关基础制度安排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9月5日,北交所三大基本业务规则——上市规则、交易规则和会员管理规则开始征求意见。这些按照证券法规定、证券交易所需要制定的三大规则,构建了证券交易所的基本制度框架。
从上市规则来看,一方面接轨现行上市公司主要监管安排,保持各证券交易所监管标准的总体一致性。另一方面,按照新三板精选层各项制度基本平移的总体思路,形成了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的差异化制度安排。同时,还与注册制下更加市场化的发行上市制度相衔接。
9月17日,北交所发布《北京证券交易所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试行)》及配套业务指南;10月30日,发布上市与审核四件基本业务规则及六件配套细则和指引。加上此次发布的《北京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试行)》《北京证券交易所会员管理规则(试行)》两件基本业务规则及31件细则指引指南,北交所七件基本业务规则已全部发布。
此外,证监会也于10月30日正式发布北交所发行上市、再融资、持续监管等主要制度规则,并明确今年11月15日起施行。
北交所表示,下一步,在证监会的领导部署下,还将陆续发布涉及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证券交易、发行上市审核标准的适用要求等相关业务规则,持续做好市场制度体系建设,同时积极开展企业培训、投资者教育、会员接纳等规则实施的准备工作,为顺利开市和平稳运行奠定基础。
规则引领交易有序
专家表示,从精选层交易制度的实际运行效果看,精选层开市以来市场运行始终较为平稳,交易制度效果整体符合预期。因此,北交所交易规则整体延续精选层以连续竞价为核心的交易制度,涨跌幅限制等其他主要规定也均保持不变,不改变投资者交易习惯,不增加市场负担,体现中小企业股票交易特点,确保市场交易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北京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试行)》指出,精选层挂牌公司平移为北交所上市公司的,平移当日其股票交易实施30%的涨跌幅限制。同时,以精选层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为其前收盘价。
指数方面,北交所表示,本所指数发布前,以北交所全部上市股票(剔除无价格涨跌幅限制股票及全天停牌股票)收盘价涨跌幅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基准指数涨跌幅,计算收盘价涨跌幅偏离值,并据此认定异常波动情形。
在投资者风险管理方面,规则要求,北交所会员应严守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遵循“了解自己客户”原则进行客户分类管理。北交所要求,会员应当根据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业务规则的规定履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义务,向客户提供本所市场的产品或服务(以下简称产品或服务)时,切实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本所相关业务规则对投资者准入条件、风险揭示方式等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要求。对于不符合相关规定准入条件的客户,会员应当拒绝为其提供产品或服务。此外,会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切实做好各项投资者教育工作,引导投资者理性参与证券交易,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市场热度持续升温
运行一年来,新三板精选层表现不俗。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3日,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精选层挂牌企业数分为5988家、1250家、66家。其中,精选层公司总市值1978.2亿元,动态市盈率33.4倍,低于创业板的74.9倍和科创板的66.8倍,高于沪主板的12.5倍、深主板的24.1倍水平;挂牌企业首发募集资金153亿元,平均募集2.3亿元,低于沪深交易所各板块7亿-12亿元水平,平均发行市盈率25.8倍,低于科创板44.1倍水平,与创业板27倍和沪深主板22.4倍、22.1倍基本相当。
新三板企业在今年前三季度也表现出了较好的经营能力,实现了净利润较营收更快的增长。安信证券报告显示,精选层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同比增长35.31%,较2020年增速提升24.1%;净利润同比增速33.33%,较2020年增速提升12.31%。与A股相比,精选层营收同比增速高于主板和创业板,与科创板基本持平;精选层净利润增速高于创业板和主板,低于科创板。从备受关注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业绩来看,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9.54%,较2020年增速提升26.28%;净利润同比增速为69.89%,较2020年增速提升9.91%。与精选层和A股相比,“专精特新”小巨人营收增速高于精选层和A股各板块;净利润增速与科创板基本持平,高于其他各板块。
业内人士认为,新三板分层制设计有别于沪深交易所“上市定终身”分板制,可使挂牌门槛更低,引导企业关注自身发展、逐层渐进晋级。北交所开市后,将带动新三板为中小企业融资、创投资本退出等提供更大范围、更有力度的服务支撑,同时将提高市场深度、增加资本供给,满足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企业多元融资需要,有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陈辰)
关键词:
北交所开市
脚步渐进
新三板市场
前景看好
(责任编辑:l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