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近年来,为适应消费需求新变化,各类多业态融合发展的实体书店悄然走红。“书店+餐饮”“书店+文旅”“书店+戏剧”……实体书店已不再是单纯售书的场所,正在转变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逐渐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去网红书店打卡也成为一些年轻人热衷的社交、休闲方式。值得思考的是,网红书店在快速走红后,如何才能红得久?显然,网红书店不能仅成为“景点”,更应以内容为基础不断创新,拥挤的人流、喧嚣的环境并不利于展开一次心灵之旅,也会淡化书店的本质身份。
随手打开一些消费点评类App,输入关键词“网红书店”,会跳出来不少搜索结果。仔细翻阅,能被列入网红行列的书店不少都具有高颜值和设计感。比如言几又、钟书阁等,不少读者都乐意一逛。
独具一格的装修设计,别出心裁的图书陈列,还能喝咖啡、品美食,甚至还有当下火热的剧本杀……但当网红书店褪去精致的外壳,一些问题也引发业内关注:网红书店的商业气息太浓,过于注重形象包装,“翻书的不多,拍照的不少”,反而让书籍本身退居次要位置。那么,高颜值的背后,网红书店靠什么才能长红?
看上去很美
重庆渝中区有一家旧书店:只有十余平方米的店面塞满了各类书籍,既文艺又怀旧,吸引许多消费者前来打卡,变成了一家网红书店。
书店设计专家三石大致总结了当下网红书店的几个特点:一是符合当下审美需求的视觉性,二是阅读空间布局、陈列的沉浸化,三是书店题材的独特故事性,四是个性化的活动性与服务性。
网红书店的产生并非没有原因——为迎合时下人们对阅读场所的审美,以及满足人们沉浸式阅读体验的需求。有了需求自然就会有市场,有市场也就引来资本的关注,最后也就能生产出符合消费者心理预期的产物,即高颜值的书店。所以,按照这样的商业模式逻辑,高颜值不仅对网红书店的生存有益,更是其立身之本。
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大多所谓的网红书店往往又过于强调视觉体验,故事性和服务性似乎没那么强。业内人士表示,时下网红的一些特性基本都能套用到网红书店上,但具体定义目前无法直接给出,“它们可以说是书店在时代大环境发展中的正常产物。”
“我喜欢去网红书店,有时是打发时间,去翻翻书;有时是满足好奇心,想看看有什么特点。”一位80后读者承认,书店的颜值是吸引她的原因,“我也会拍照留念,推荐给别人。”
需要注意的是,在一味追求空间美感的同时,某些网红书店也存在着一些缺陷。比如,书店品牌之间缺乏区分度、辨识度,同质化日趋严重;部分书店靠墙的一排书柜上放着大量只有外壳的装饰书;店内样书少,很多都封有塑料包装,无法打开阅读;摆拍的人比看书的人多,书籍仿佛沦为背景墙……
褪去精致的外壳,网红书店怎样才能真正俘获消费者的内心?对此,专家表示,网红书店不能只有颜值,还需有素养,这样才具备变现的经济能力。通过创新经营模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走进书店,提高实体书店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书店焕发新的活力。对于书店的发展来说,光卖书或租书不可能存在竞争力和生命力,未来书店的形态将会发生一些变化,专业卖书、租书的书店将会大幅减少,而复合型书店会不断增多。
探索变现逻辑
据《2020—2021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有4061家实体书店新开办,同比净增2488家,其中不乏人们所熟知的网红书店品牌。
业内人士表示,兼具颜值与内涵,又能为商业项目加分的网红实体书店品牌,在一二线城市购物中心以及一些新开的商场中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这是购物中心丰富文化业态和体验业态的一个重要选择。而对于拥有复合业态的网红实体书店来说,选址核心商圈的能够共享其客流,保证稳定运营。
相对而言,实体书店这些年的日子实在是不好过。高昂的经营成本、凶猛的电商大战、消失的阅读人群等依旧是实体书店头上的大山。尤其是网络书店的低价营销,让实体书店难以招架。
《2020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行业术语,即全部图书定价总额)规模首次出现负增长。其中,网店渠道保持正向增长,实体店渠道受疫情影响明显,同比下降33.8%。据悉,一些地方曾尝试实体书店突围,但由于辐射区域小、经营手段单一,效果并不明显。
有书店工作人员表示,纯卖书的话,实体书店无法同网络渠道去竞争。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所谓网红书店其实只是一种行业转型和探索而已。纸质图书阅读受到手机阅读等各种挑战,图书本身的盈利必然不能承担“维护颜值”所需的费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成为网红打卡地、咖啡馆、艺术馆、科技体验馆等,书店探寻新的模式盈利,不仅可提高书店的造血功能,还拓展了书店文化的发展空间。
业内人士认为,实体书店的优势在于能给读者带来深度的阅读体验。书店有其商业上的属性,只有顾客与书产生的交集越多,价值才会越大。所以,实体书店出现经营困境不能归咎于图书本身,而是经营者的思维方式可能存在问题。不管书店颜值有多高,如果没有系列读书活动,没有丰富的读书体验,也会失去吸引力。
在图书价格竞争、房租人力成本不断增加、消费者阅读习惯改变等挑战下,不少实体书店选择转型,将图书经营与喝咖啡、品茶等场景结合在一起,同时开发文创产品,探索新商业模式。
比如,北京外研书店入驻美团,以“30分钟送达”满足用户居家阅读需求;上海大隐书局提供图书分享类、文艺演出类、时尚手工类等多种类型的活动,服务200多家公共艺术场馆;武汉新华书店股份有限公司邀请湖北知名作家、优秀阅读推广人、优秀老师走进直播间……
想要长红不容易
网红书店大多将空间设计作为对外宣传的主打招牌,使得书店成为商业中心内消费者的打卡拍照场景。但在一味追求空间打造的同时,书店的同质化也日趋严重,书店品牌之间缺乏较高的辨识度。
专家表示,除了过去一众模仿的诚品模式,一些实体书店品牌已经开始思考打造自己的强IP,提高品牌的辨识度,或沉淀提炼自己的文化理念,将书店打造为沉浸式的生活方式品牌。
在社区广泛铺开的樊登书店,打造的就是移动互联网与实体书店相结合的阅读模式。在线下售卖图书、文创产品、咖啡饮品,开设培训课程、沙龙等,在线上则主要做社群运营,樊登书店抓住知识付费的线下场景拓展,实现了高速发展。这也为线下实体书店提供了新的思路:以书籍和空间为连接点,打造大众与文化生活的连接桥梁和精神口岸,进而实现线上线下双轨运营的模式为书店赋能。
后疫情时代,实体书店的竞争必定会再次经历一次残酷的洗牌。业内人士认为,书店虽作为商业中心里“文化地标”的存在,可享受低租金、装修补贴,甚至是较长免租期的优惠政策。但书店作为顾客精神生活方式的载体,也亟须新的内容、新的审美、新的场景研发能力,重新理解顾客和行业生态,也需要书店品牌本身不断探讨共建“效率与温度共存的解决方案”,改变市场对“书店不赚钱”的刻板印象。
从衰落到转型,再到如今网红书店的井喷,实体书店这一路走来实属不易,但也符合市场规律。随着互联网购书平台的发展,消费者养成网上购书的习惯已难以逆转,不少读者甚至会在实体店看到新书后,反手却在网上下单。如此形势下,实体书店行业不得不思考转型升级,许多书店也开始引入多元化业态,尝试拓展经营和服务的边界,以此满足不同读者的多样需求。
(依琰)
关键词:
翻书的少
拍照的多
网红书店
如何长红
(责任编辑:l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