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不送上门的现象深受消费者诟病,然而不只是“通达系”,连“国家队”中国邮政EMS的部分服务也止于代收点。近日,有消费者向中国商报记者反映,中国邮政EMS部分网点送件时无视用户意愿,不提供上门服务,而且邮寄到农村的快件也是放到乡镇代收点,并不送进村。
在民营快递企业高歌猛进的背景下,以往优势减弱、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中国邮政EMS该何去何从?
农村件放代收点
消费者刘先生近期与中国邮政EMS打过几次交道,过程很不愉快。刘先生介绍,最近他使用了三次中国邮政EMS快递服务,一次是为自己网购商品,收件地址是河北燕郊,但中国邮政EMS将快件投递到河北三河市的一个代收点,并且让刘先生自己去取。该代收点距离刘先生家很远,经过投诉沟通后,这个快件最终派送到了燕郊。当时,刘先生明确要求派件上门,可是在刘先生不知情的情况下,快件依然被送到了代收点。
而后面两次的经历更令刘先生感到气愤。刘先生的父母和岳父母都住在农村,最近因为季节变化,刘先生从网上给双方的父母购买了一些衣物。老人年龄比较大,刘先生担心取件不方便,专门加了20元让卖家使用中国邮政EMS寄件。然而,中国邮政EMS却不进村,快件只放到乡镇代收点。等刘先生的岳父去乡镇代收点取件时又被告知转发到了村里代收点,可是村里又找不到,来回折腾,直到第三天才找到包裹。而刘先生寄给父母的快递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除了末端服务问题外,中国邮政EMS的投递速度与时效也饱受诟病。尽管今年6月中国邮政EMS宣布全国提速,但仍有很多消费者反映速度慢。
近日,网友“佩佩Dela”在社交平台上反映:“同城快递竟然两天还送不到,这速度是提到哪里去了?”网友“Cupids-Story”近期使用中国邮政EMS快递服务后也很无语:“泉州到厦门六天还没到。”
中国邮政EMS在价格上与顺丰相差无几,属于中高端快递服务,但是有消费者认为它的服务时效与价格并不匹配。网友“蜜果儿宸”有一个由宁波寄往上海的快件,耗时三天还在上海转运中心,“实在不明白这样的时效、这样的服务怎么配得上这么贵的运费?”“蜜果儿宸”很是纳闷。
电商件时效较差
近年来,中国邮政集团一直在进行组织架构调整,邮政寄递业务也在进行变革。2018年中国邮政集团对快递资源进行整合,EMS回归集团。由此可见,集团重塑主业的决心很大。随后,中国邮政集团寄递业务又展开一系列变革。但是,这些变革对于中国邮政集团的邮政寄递业务来说是全新的变化,是进步升级,对于其他快递企业乃至快递行业来说却是早就开始推行的做法。
2019年,中国邮政EMS进行首重调整,首重从500克变为1000克,价格不变。在原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首重增加一倍,其实最终是降价了。但事实上,当时快递行业的首重标准普遍都是1000克。中国邮政EMS的这次首重调整,只能算是追赶行业的脚步,并且同城十几元的价格,就算首重为1000克,中国邮政EMS也不算便宜。
除了降价、调整首重去适应市场外,中国邮政EMS也在提速。今年6月,中国邮政EMS开始全面提速,提速范围覆盖全国1000多个城市,将在全国多省(区、市)实现运邮次日达。该消息一度冲上微博热搜第一,可见大众对中国邮政EMS的寄递服务很是关注。只是中国邮政EMS寄递服务的进步放到快递行业却并不显眼。
据悉,民营快递企业早在四五年前就推出了各类时效产品,其中就包括次日达,只不过这些时效产品在电商件领域并未普及,但是在社会件及商务件领域都可以实现。另外,有些快递企业在时效方面走得更快,当日达、一小时达等服务也已经实现。
传统优势逐渐淡化
过去几年,中国邮政集团快递业务的市场份额逐渐变小。面对困局,中国邮政集团一直在谋划二次崛起。去年年初,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爱力就提出二次崛起的计划,也曾再提上市计划。近日,刘爱力还对外表示,寄递业务发展不能只跟自己比,要多与市场比、多与对手比,拿出势在必得的信心和勇气,紧盯竞争对手。市场要一个个抢,客户要一户户争,不断做大业务规模。专家表示,从这些动作和决策者的表态中可以看出中国邮政集团想要重夺市场的决心。
上海交通委邮政快递专委会副主任、快递行业专家赵小敏称,虽然市场份额小了,但是中国邮政EMS的体量很大,并且在安全和网络方面很有优势,其他业务方面的能力也进步很大。从这些情况看,中国邮政寄递业务潜力很大。
但是,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国邮政集团寄递业务市场化程度还不够,而脱离市场让它曾经的优势逐渐削减。尤其是随着民营快递企业的快速成长,中国邮政EMS以往的优势都不再是其核心竞争力。
众所周知,中国邮政EMS最大的优势就是完善的网络布局。近几年民营快递企业的网络布局越来越完善,与中国邮政EMS的差距越来越小。截至2020年年底,顺丰控股业务覆盖全国335个地级市、2847个县区级城市,拥有约1.9万个自营网点。截至2020年年底,韵达在全国设立67个自营枢纽转运中心,在全国拥有3875个加盟商、32624个网点及门店(含加盟商)。
专家表示,中国邮政EMS的安全优势也正在逐渐淡化。由于拥有国企背景,安全一直是中国邮政EMS的代名词。只是,中国邮政EMS的这个优势也似乎很难持续下去,毕竟民营快递企业也将安全放在重要位置,并为此做出很多努力。从目前来看,中国邮政奋力改革更多的是在追赶行业的脚步,引以为傲的优势不再明显,中国邮政EMS的二次崛起之路或许还很长。
(记者 蒋永霞)
关键词:
优势减弱
市场化
程度较低
中国邮政
EMS
何去何从
(责任编辑:l001)